放暑假在老家用我那旧Thinkpad剪视频的时候
突然在呜呜作响的风扇口闻到一股熟悉的气味
那混杂着鼠标垫的老化橡胶,电子元件焊油和蒸发硅脂的味道,让我的思绪一下飘回了三年前……
这或许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吧
您可能会问,为什么是气味而不是更显眼的视觉(比如电脑型号)成为更强烈的触发点?
* **独特性**:那种特定的“发热塑料味”在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它具有很高的**独特性**。而键盘、屏幕的样子可能与其他电脑相似,容易被后续的经验“覆盖”或“冲淡”。
* **情绪的直接性**:如前所述,嗅觉通路直达情绪中枢,使得气味触发的情感反应更加原始和直接。您是先**感到**一阵怀旧的快乐,然后才**想到**“哦,这是我小时候电脑的味道”。 ——Deepseek
…………………………………………………………………………………………………………
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一。
由于我只有一台老旧的Redmi pro手机,我每天最大的娱乐就是写完作业后用悄悄地用那台Thinkpad玩一会游戏。有《异星探险家》,《人类一败涂地》,《战地模拟器》,《原神》…… 尽管小黑十分老旧,充满灰尘的风扇呜呜作响,我还是玩得不亦乐乎,珍惜着每分每秒的游戏时间。虽然1366*768的屏幕甚至连游戏道具的名字都显示不清楚,虽然空气中充斥着“风扇的味道”,虽然小黑的C面掌托烫的我手腕发红,虽然大部分游戏都只能跑20-30帧…… 但是那真是一段值得怀念的时光。
后来上了初二,我接触了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也是小黑带我学会了刷机,学会了剪辑,学会了怎么给苹果手机越狱……是小黑带我步入计算机的大门,让我逐渐从一名游戏迷变成技术宅。
上初三的时候,快中考了,我接触小黑的时间越来越少,我把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每天早上卡点起床上学,下课写作业,中午刷题刷到快1点才出门,晚上写完作业还要刷题,一直到一两点才睡觉。第二天,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说实话,真挺怀念那些日子的)
中考结束了,我又把小黑从抽屉里取了出来,用擦干净类肤涂层上的灰尘,插上Thinkpad标志性的方口电源,看着“i”上的红灯亮起,听着呜呜作响的风扇,闻着空气中弥漫的塑料气味,我又激动起来。我给小黑重装了“Windows10不忘初心精简版”,买了喜欢了好多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吧)的游戏《异星探险家》,和几个QQ群友在希尔瓦,弗沙尼亚等星球开着火箭建立宏大的工业体系,尽管还是20-30帧,我依旧很开心。当我开着QQ录屏记录通关瞬间时,《异星探险家》的游戏进程直接卡退,一运载火箭的物资直接消失。当我站在希尔瓦基地看着拆的七零八落用来装载火箭的各种机器和身边一个接一个消失的联机好友,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不想玩游戏”。那时我才明白“游戏的最高配置是朋友”。
上了高中,小黑成为了我的我的学习工具,我带它去图书馆看PPT,让Deepseek教我python,让Monica帮我总结《谏太宗十思疏》的考点……
后来,我有了我的第一台台式机,i510400f和rx580,配置不是太好,但是也够我玩很多游戏了。我开始疯狂在steam买游戏,有《极限竞速:地平线》4和5,有《使命召唤》16,17和19,有《WRC7》,有《土豆兄弟》……我还买了盖世小鸡手柄,自己组装了机械键盘。一开始,我玩游戏的劲头是很大的,每周末放学回家就是玩。但是到后来,我仿佛没那么喜欢玩游戏了,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点开浏览器刷B站,要不就是在Steam游戏库中挑来挑去不知道玩什么好。有时,小学同学叫我玩《人类一败涂地》我还能全身心投入地玩一会。别的时候,玩游戏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因为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好玩的。
总而总之,我怀念上初中时热爱游戏的日子。
我终于成了举着手柄在游戏主机前发呆的那个人,我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就是一篇个人的杂记,梦到啥写啥,尽管题目是“小黑”,但是内容写的更多是有关游戏的内容。不点题没关系,反正这又不是考试。

Comments NOTHING